最近LED行業的并購頻繁發生: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26.2億接手歐司朗所持佛山照明13.47%股權;華燦光電10.8億元全資收購藍晶科技;飛樂音響擬收購德國歐司朗照明項目;勤上光電擬斥資1億美元接手飛利浦所持Lumileds公司6.15%的股權……
雖然LED照明普及的曙光初見,但是價格大幅下跌、利潤水平急速下滑,使LED行業的整合重組高潮迭起。不完全統計,今年至今的并購案例已近30個,整體并購資金超過280億元;而且并購的個案發生得更加頻密,此起彼伏。
與以往不同的是,行業利潤“水落石出”,令一些跨國公司也意興闌珊,歐司朗、飛利浦等跨國巨頭在LED照明領域“收縮戰線”,正是中國企業崛起的大好機會。業內專家預測,未來中國LED企業的跨國并購將會越來越多。
LED進入微利時代
LED行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為行業整合提供了充足的動力。中國、美國等多個國家都在加快白熾燈淘汰的進程,LED照明價格繼續大幅下降,像40W的LED已降至4.9美元,LED照明時代已經到來。LED行業整合漸進高峰期,預計2015年國內LED產值將達到4300億元,增長率達到27%,但同時行業競爭激烈,尤其是LED封裝、應用領域,行業集中度低,為整合提供了必備的條件。
佛山照明曾被譽為“中國燈王”。不過,2015年上半年,佛山照明營業收入15.2億元,同比微降1.21%,凈利潤約1億元,同比下降46.94%。業績下滑應該是歐司朗轉讓佛山照明股權的原因之一。
9月9日,佛山照明公告,歐司朗控股有限公司把所持佛山照明約1.7億股A股股票,以約26.2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交易完成后,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將持有佛山照明13.47%的股權,成為佛山照明的第一大股東。
作為國內照明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佛山照明今年與木林森、歐普等企業一起,不惜大幅降低LED產品的價格,加快LED燈的普及,并繼續擴大在LED照明市場的占有率。其LED燈管的價格已降至10元以下,因此收入和利潤也受到影響。
不過,隸屬廣東省國資委旗下廣晟公司的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還是另一家國內LED上市公司國星光電的實際控制人。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成為佛山照明大股東后,廣晟將有望打通從封裝、照明到渠道的LED產業鏈。
“微利時代”的另一個佐證是,高工LED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國內LED的銷量同比增加100%,但銷售額只增長了10%,因為主打LED產品的價格下降了50%;今年8月,中國LED出口金額比7月下降10%,出口量沒有降,因為價格下跌,導致LED出口額下滑。
高工金融服務項目總監張宏標認為,“現在并購與以前不同,以前無論收購還是被收購方都活得比較滋潤;現在的收購是‘整合’,有的被收購者是活不下去了,有的是原來想上市卻上不了市,即使上新三板也融不了錢?!?/p>
四個收購方向
從今年年初至今,LED產業共發生了近30起并購整合案例,整體并購金額已超過280億元。主要分為橫向并購提高核心競爭力、互補性并購優化產業鏈、跨界并購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跨國并購以更好走出國門等四類,其比例為6:13:4:5。
橫向并購,如今年瑞豐光電以2億元收購玲濤光電85%的股權,擴展中小LED封裝業務,鞏固自己的LED封裝領域的地位;互補性并購,如華燦光電收購上游藍寶石企業藍晶科技;跨界并購,如雷曼光電實際控制人李漫鐵擬通過在香港設立的控股公司出資不超過2500萬歐元與萬達集團、IDG、華人文化基金、東方明珠等共同參與瑞士盈方集團股權投資,雷曼光電上半年收入下降16.38%,目前正從球場LED屏向體育產業拓展,謀求新的成長空間。
此外,跨國并購的意向明顯增多。隨著LED照明行業利潤水平的持續下降,它在跨國公司眼中,已經從“香餑餑”變為“雞肋”。像歐司朗不只出售所持佛山照明的股權,自身也在淡出部分LED領域。
飛樂音響9月10日公告透露,擬向德國歐司朗收購其照明業務,公司已于7月22日正式向歐司朗提交了收購其照明業務的非約束性函。飛樂音響已組建了一支富有經驗的國際團隊,以支持此次潛在的收購機會,不過收購歐司朗照明業務的最終協議還有待未來進一步商討達成。
還有一個收縮戰線的巨頭是飛利浦。勤上光電9月18日公告透露,擬斥資1億美元(約合6.55億元人民幣),向飛利浦收購其所持的Lumileds(中文名為“亮銳商貿”)公司6.15%股份。
歐司朗、飛利浦均是全球照明行業“四大金剛”之一,為什么在LED照明加快普及的大好背景下,卻要退出部分LED業務呢?張宏標認為,“因為賺不了錢。價格競爭太厲害,跨國公司沒有還手之力,中國整個照明行業比以前影響力更大?!彼?,歐司朗準備出售LED照明光源和流通渠道的業務,自己只剩下工程照明、LED封裝的業務。
“全球四大照明公司2014年及2015年以來的業績都在下滑,它們的傳統照明業務在快速下降,但LED照明的收入并沒有完全彌補”。張宏標預計,未來美國GE公司的照明業務,也存在著出售的可能性。